访问APP

前置过滤器需不需要买,一篇读懂前置过滤器,怎么选不交智商税!

苏北陌

2022-10-20

网上不少朋友一上来就说“前置过滤器没用,过滤效果不够精细”等等,我觉得这是对前置过滤器的认识不足导致的,总是把它与净水器相提并论。

而事实上前置过滤器作为全屋净水的第一环,本质作用不是为了净化的多干净,而是“保护”。

我们市政自来水在出厂时是经过了几十道指标的严格检测,水质甚至不亚于净化后的效果,但架不住错中复杂的运输管道,尤其是铺设了耐腐性差的铸铁管、镀锌管的老城区,管道带来的二次污染是非常严重的。

包括一些有10年房龄小区,管道污染同样是无法避免的,水中会混入不少泥沙、铁锈、虫卵、毛发、藻类等等颗粒污染物,而这些颗粒物就随着自来水进入到家中,被传送到各个电器、管路、花洒中。

前置过滤器就是为了解决管道污染问题,将水质还原成最初的出厂状态,从而对家中的涉水电器、花洒管道形成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家里有净水器的小伙伴,装了前置过滤器后,换芯频率也会低一点,这才是它存在的真实意义。

前置过滤器不同于其他净水设备,日常维护只需要定期清洗,不存在维护成本,价格也不贵,品质好的可以用上很多年,花点小钱能改善全屋的用水品质,还是值得的!

优质型号的几个硬性指标

前置过滤器主要是由“进出水口、铜制阀头、不锈钢滤网、滤瓶、排污口”几个关键部分组成,起到拦截效果的核心就在于滤网,时间长了能不能冲洗干净,以及材质基础好不好?这两个维度直接影响到了前置过滤器的耐用性。

这两点不好,其他说再多都是吹~

· 冲洗技术

前置过滤器经历了“直冲式”、“叠片式”、“虹吸式”和“反冲式”几个关键发展阶段,目前国内市面上在售的普遍都是以“反冲式”为主,过滤精度也从原先的100微米慢慢都趋于40微米,这个精度刚好可以过滤掉肉眼可及的颗粒物,而又不容易发生堵塞。

另外三种早期的冲洗方式精度最低只能做到50微米,拦截效果和冲洗效率都要差不少。

即便如此,也不可能完全依赖冲洗技术将前置过滤器彻底冲干净,多少还是会有少量的杂质留存,于是“双面旋刮”功能便油然而生,冲洗配合刮洗效果又进一步提升。

当然,现在不少厂家在反冲洗的基础上又做了不少细节技术上的升级,比如出现了“高压反冲、旋喷反冲、虹吸反冲、双滤网反冲”,包括后面自成一派的“自旋流冲洗”,对此我们简单做个科普~

· 高压反冲:就是常规的反向冲洗技术,通过极速逆流带走一些顺冲处理不了的污染物。

· 旋喷反冲:在高压反冲的基础上,在滤网内部增加了一个旋喷装置,形成涡流冲刷。

· 虹吸反冲:与早期的虹吸式原理类似,只是冲洗方向相反,自来水在外侧形成负压,由内向外形成强大的虹吸效应,冲洗率非常高。

· 双滤网反冲:设计了两层大小滤网,用过滤好的净水进行全速反冲,排污效果也非常彻底。

· 自旋流冲洗:严格来说不属于反冲的范畴,在水流的自然冲击下刮洗件会随之一起旋转进行自动刮洗,同时产生旋流离心力高速冲击甩脱杂质,这是目前唯一不需要手动刮洗的方式,但对水压有一定要求。

· 材质判断

“阀头、滤网、滤瓶”是前置过滤器最核心的部件,能否做到经久耐用就看这三点。

① 阀头不管宣传什么铜,请认准无铅环保铜或者H62无铅铜,这样的材质与水直接接触基本不会有重金属析出,其他铜材质建议考虑阀头管壁内部设计了隔离层的型号,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安全的。

② 滤网只考虑耐腐蚀性比较强的316不锈钢材质,304的基本上都是廉价才会有。

③ 滤瓶主要看防冻裂和抗爆性如何,水锤现象是所有家庭都存在的现象,只是压力有大有小,一般优质滤瓶的抗击能力会在50公斤以上,抗冻性南方地区能达到-20℃、北方地区有个-30℃差不多就行了,这样能最大程度的降低爆管隐患。

· 常见的附加功能

至于一些附加功能,按需而入即可,通常用料好、功能全的自然价格也贵一些。

① 压力表:监测水压。

② 记录拨盘:用于手冲款记录冲洗时间。

③ 稳压阀:用于水压过大时调节压力,一般高端型号才有。

④ 智能冲洗:设置冲洗周期,到期自动冲洗、排污。

⑤ 万向安装:进出水口可以360°旋转,走管不受限制。

⑥ 隔光外罩:适合装在阳光直射的户外,抑制藻类滋生。

不同价位前置过滤器还是有差异

随着第四代反冲洗技术的普及,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让前置过滤器的价格也回归到了一个正常的区间内,两三千甚至上万的型号基本上都销声匿迹了,价格能到1000-1500元已经是非常拔尖的型号了,像中端手动款也就几百元。

小结

毕竟前置过滤器一般装上是要用很多年的东西,更换频率非常低,过于廉价的型号我觉得还是绕行,后面用起来存在不少隐患,其实要说价差也不算很大,就算图个省心也要买个还相对过得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