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煮饭更好吃的黑科技都有哪些|分享这款苏泊尔远红外电饭煲|电饭

尤川家居

2022-10-25

无论大江南北,米饭应该都是国民常规的主食了。懂点厨艺的朋友都知道,"大鱼大肉好烧,青菜豆腐难做"。越是普通的食材,或者越普通的家常菜,才更彰显厨师的手艺。这个道理挪到米饭上也是如此,有时候我们出门吃饭的时候就是会发现,某家餐厅的米饭还真就是好吃,米粒颗颗饱满,晶莹剔透,入口带着香气。而有的就暗淡无光,干瘪无味,甚至还夹生。 看下面这两张图,都是米饭,但肉眼可见的不一样。

​当然了,米饭好不好吃,取决于多个因素: 一方面是米的问题,是泰国香米还是东北长粒米,是五常的大米还是盘锦的大米,一斤3块的大米还是一斤十三块的大米,这个肯定也是关键因素。

​一方面是水的问题,用自来水,还是纯净水,口感肯定是后者更好。也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比如说某一口水井,或者某个山泉,打出来的水里可能有些独特的矿物质,会给口感带来不一样改善,上年纪的爷爷奶奶辈的老人可能有迷信这个的。但这种天然取水我并不建议啊,毕竟没有经过专业卫生检测,谁知道有没有污染。

除掉米和水的问题,剩下的就是锅的问题,而且一般来说锅起着决定性作用。 这些年,做锅具的品牌和企业还是挺拼的,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新的技术研发出来。有的是在内胆材质上做探索,改变材质来提升内胆的导热率;有的是在温控上做文章,模拟古法煮米的火候;有的是在科技上做叠加,远程app控制、长时间预约等;还有的是在健康低糖上考虑,滤出米汤,减少米饭的淀粉量、含糖量等等,总之就五花八门,各种方法无所不及。如果去商场挑选,绝对能挑花眼。

​但是在电饭煲这个行业,也确实有一些品牌,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奠定了自己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排名地位,提到名字就觉得靠谱、专业,比如说苏泊尔,在中国的电饭煲、电压力锅行业,应该说数一数二绝不为过。 自从我结束校园生活开始工作,和父母分开,自立门户以来,买过很多次电饭煲了,苏泊尔的比例应该在80%以上,印象里除了买过一次小米的电饭煲之外,剩下的都是用的苏泊尔电饭煲,算是资深老苏粉。 最近又斥巨资入手了一只苏泊尔的远红外IH电饭煲,做出来的米饭超乎我的想象,真的是太好吃了,以前一顿吃一碗,现在有时候一顿吃三碗。好吧,你可以叫我"饭桶"了,我就是"饭桶本桶"。 我刚说俏皮话,用到一个词语,"饭桶本桶“,怀疑都是受到这个电饭煲的影响,它内胆上有两个大大的文字"本釜",不知道意思是不是"饭釜本釜"。

这个饭煲外观看挺别致,全身金属质感,但不同位置的金属质感又有细节差异。比如本体是磨砂金属质感,然后正前方的按钮又是那种带有镭射光泽的金属质感。所以,虽然整体并没有花哨的配色,但还是挺立体的,视觉上并不单薄。

​饭煲的控制按键都在顶盖上,布局简洁,不用看说明书,也都能做到上手即用。现在的电饭煲菜单设计很精细,米种都可以预先设定了,根据不同的大米来决定加热的火候控制。中间的按键"柴火饭"就是做大米饭的按键。而这个"柴火饭",和电饭煲行业的一个专业技术"IH",有一定关联,稍后单独细说。

掀开上盖,会发现这款锅具和普通的的饭煲有些区别。外面一层钢化玻璃,里面是远红外发热装置。

烧饭时,这个装置会发热发红。它可不是简单的电热丝,而是航空级全真空材料的碳纤维发热管,会释放远红外光线。我们看到的的红光是可见光,而红外线是肉眼不可见的,单独解释一下。

​红外线有别于紫外线,它们分处于光谱的两端。紫外线常用于杀菌,作用是毁灭,而红外线常用于理疗,作用却是养生。红外线又根据波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三个频段,远红外就是我在图上用箭头指向的区域,离可视红色光比较远的那部分红外线分布区域。

​红外线之外还有其他光谱分布,这个世界是无级的。把光谱继续宏观放大,远红外就是指红外线里靠近雷达波的部分。

​这部分光波有个特性,就是能穿透大米,从内向外释放热量,而米粒外部还有其它热源也在加热,等于内外一起同步受热,米粒就熟的均匀。就不会出现外部已经熟了,内部还是夹生状态,或者内部刚刚熟,外层已经焦糊的情况。这样做出的米饭就会更加好吃。 上面解释了这一波,就是这个远红外加热部分的原理。然后回过头去看IH部分。 早几年,很多人去日本旅游,归国时带电饭煲回来,那种饭煲就是IH技术加持的饭煲。IH其实就是一种磁力线,目的也是让米粒受热更均匀。这个道理是这样的。 早期的电饭煲,热源就是底部的加热盘,通过内胆进行导热,但终归是底部火力最猛烈,上部热量少,上面一层的米饭很容易夹生。

而IH是在锅内空间产生磁场,在磁场作用下,整个锅胆一起发热,整体内胆都是热源。

​哪种电饭煲更好,明白这些原理后就是很容易得到结论的: 传统电饭煲其实就是单边加热; 普通的IH饭煲是半包围加热; 而苏泊尔这款远红外IH电饭煲,就是"IH磁场的半包围加热" 和 ”上盖加热" 一起变成"全包围加热",同时又有远红外作用下的"内外同步加热",最终成为"全方位立体空间加热",不论锅内哪个地方的米饭都能充分受热,米粒内外的水份也都能完全沸腾,成饭后米粒就会更加饱满蓬松,且香气更加逼人。 再说柴火饭,是指加热的温控步骤模拟传统煮饭的火候控制。先小火,让米粒充分浸泡热水,38度恒温醒米28分钟,精确到分毫;再猛火加热,直接烧到103度,高温增香。这些算法,都是从古法厨艺里不断提炼,找到的烧饭逻辑。 这个"本釜"内胆也还要单独补充几句,这个釜的造型不是简单为了美观,是有热力学的考虑在里面。它是广口造型,但在顶部有收边,这个内凸边缘,就是为了蓄热蓄能而设计。

​它的材质也不简单,包含8层材质结构。

​这种复合材质,在苏泊尔的发展历程中,已经是第十带升级了。不看这些资料,是真的不知道,一口小小的饭煲,也能有这么多技术变革的历史在里面。

​通过高导热性能的复合内胆、IH电磁波技术、远红外加热技术,这几样技术多管齐下,最终烧出一锅好吃的不要不要的大米饭。

除了做米饭,这口锅也能煲汤、烘烤红烧、无水焗、甚至还能高温蒸,是一枚做饭烧菜的多面手,虽贵却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