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冰箱值得买吗?怎么选?东芝/松下/日立产品推荐
小面哥说家电
2022-12-14
最近在刷抖音时看到一个视频,主要表达出松下冰箱的质量有毛病,出现不好用,售后不专业的问题。
我翻了翻评论区,发现大家对日系冰箱有着许多疑虑。
下面我将从日系和普通冰箱的区别、各大日系品牌介绍、技术对比,这三个角度论述日系冰箱到底值不值得买,以及怎么挑。
一、日系冰箱和普通冰箱有何区别?
首先先给大家普及一下日系冰箱的概念。顾名思义也就是日本本土的冰箱类型,最大的区别在于采用日式多开门,冰箱体积更小以及对保鲜技术的优先级上。下面我们展开说说。
开门方式/分区
很多人的印象里日本人是比较讲究规则和条理的,这一点从日本的室内设计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对于分储和空间利用率的重视程度非常高,这一点也同样表现在日系冰箱开门方式和分区的设计上。
在冰箱的开门类型里,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日式多门。
日式多门相较于对开/十字对开等开门类型,分区会更细致。
大部分的日式多门冰箱基本上都包含一个冷藏区,制冰室,冷冻室和蔬果室,相比国内主流的三档分区,日系冰箱储存分区会更精细,收纳和存放会更加高效。
冰箱体积和厚度
先说结论,同容量下,日系冰箱的体积会更小。
众所周知日本的国土面积小,那么自然居住空间也不大。如果你经常看日剧,就能关注到很多日本家庭居住的户型都比较小。
那么问题来了,像冰箱这种占地面积大的生活刚需品想要放进小户型里实在是非常不方便。一方面摆放时非常拥挤,取物转身都很不方便,只能把冰箱放在客厅或使用体积更小的冰箱。那明显容量会更小,不够用。
另一方冰箱还会突出橱柜一节,非常影响美观,还容易磕碰受伤。
那既然户型大小是改变不了了,要怎么做才能让冰箱塞进小户型里呢?
很简单,减肥呗。
如果一般的冰箱是虚胖,那么日式冰箱就是一身的精膘。
那日式冰箱是怎么实现在减小体积的情况下不容量,还能保证性能不受影响的呢?
我们以东芝的超薄技术为例子:
- 替代传统冰箱保温层内材,箱体采用航空级真空隔热层聚氨酯实现保温效果。冷藏室厚度缩减60%,冷冻室厚度缩减44%,冰箱更小巧容积更大。
- 使用双层风道结构,将蒸发器部分冷却气流输送至风道,能在保证容积不受影响的同时极大压缩冰箱体积,冰箱性能也不受影响。
- 极限压缩门体技术经过上千种算法,得出最有效的门体结构布局,保证性能的同时极限压缩门体厚度。
总体来看,主要是从缩减保温层厚度、改良风道结构和压缩门体结构三大方面压缩冰箱的体积,东芝在超薄方面的技术还是非常优秀的。
保鲜技术更强
寿司和生鱼片大家都吃过吧?
而刺身啊海鲜啊最追求的是什么?肯定是食材够不够“鲜”。
海鲜资源丰富的日本自然非常追求食材的新鲜程度,并表现在对冰箱保鲜技术的追求上。
东芝、日立和松下三大品牌均非常重视冰箱的保鲜功能,像东芝的雾化保鲜、日立的真空冰温保鲜、松下的微冻保鲜都很有特色。这一点会在下面的品牌介绍里详细解说。
更贵
日系冰箱价位高也是有原因的,并非说因为是国外品牌,就要狠狠薅你一笔。
那好,我们来看看日系冰箱比国内品牌要贵的几个主要原因:
- 成本。上文已经说过日系冰箱通过改良保温层材料实现缩减体积,也就是用VIP真空保温层替代传统聚氨酯发泡材料。而真空保温层材料由于物理性质更优秀,成本也会更高。
这里提一嘴,中高端机型为实现90度开门,通常采用双轴变轨铰链、自由全开铰链设计,能90°开 门的同时两侧和顶部只需要预留0.5cm+的距离。而这些铰链的成本也是比较高的。
同时一些基础参数也会大大影响价格,像是风冷还是直冷,单循环还是双循环,变频还是定频等 等。
- 技术和功能。日系冰箱搭载的保鲜技术非常先进,功能也很全面。例如日系冰箱大多搭载自动制冰功能(储水盒子加满水,开启制冰功能即可),而国内通常采用旋转式 制冰(手动加水至制冰盒中,用手拧动旋钮才能制冰),两者相比肯定自动制冰的技术更强,使用也更便捷。
- 品牌定位。例如日立的定位就是做高端冰箱,价格都要过万的。松下则比较亲民,中高低端的产品都有。东芝则比较均衡,主打的是中高端,价格都是5K起步,上不封顶。
点评
总体来看,日系冰箱小体积大容量的特色会比较突出,适合小户型或厨房没有预留冰箱位置的家庭。如果家里厨房比较宽敞,对冰箱的容量需求比较大的话,不建议选日系冰箱。
二、品牌介绍
简单了解了日系冰箱,我们再来看看品牌。东芝、日立和松下是日本冰箱领域的三巨头,大家平常见的也比较多。这里就针对这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品牌跟大家聊聊。
1.东芝
东芝有着九十多年的保鲜技术沉淀,日本第一台冰箱就在东芝诞生。相对松下而言,东芝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算特别高。东芝最出名的时候大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芝的冰箱随着进口热潮进入到中国市场,以稳定的质量和先进的技术俘获了一大批高端消费者的心。
2016年东芝的白电产业被美的收购,生产线全面统一到国内南海,加入美的后相比其他品牌售后服务更有保障。
同时东芝在冰箱的配置上通常采用双循环,与大部分使用单循环的日本机型相比会更厚道。
2.日立
再看日立,日立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在家电领域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相比其他两个品牌日立的市场定位会更高,主打的就是高端款。
日立研发冰箱早于松下,晚于东芝,在国内并没有独立的生产线,所有的产品都出自日本/泰国原厂进口。这是由于日立的家电业务更侧重在日本本土,在本土市场的占有率也常年保持在前三。
同时日立在冰箱技术领域也是很有发言权的,曾凭借独家研发的霜能再利用技术获得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节能大奖。
这里拓展讲讲日立生产地的问题,日本本土生产的产品比较厚道,基本不会出现啥问题。而反观泰国生产的机型就非常一般,品控和质量都不是一个档次。
3.松下
松下推出第一台冰箱时已经比东芝晚了二十多年,但研发技术上同样颇有成绩。最出名的就是在1972年研发出了冰箱风冷技术,沿用至今。
松下更注重中国市场,在国内拥有多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在冰箱领域不断进行本土化设计,在国内的口碑和知名度都非常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饱受争议的松下顶置压缩机噪音问题,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
三、品牌技术
下面跟大家聊聊各个品牌比较有特色的技术,并对比分析一下三个品牌的优劣。
1.保鲜功能
东芝
- 雾化保鲜技术:
搭载了东芝专利的UNIT透湿膜,简单来说就是用一种透湿不透风的多孔质高分子纤维材料,让风不能通过并分离空气中的水分子,让果蔬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储存。
在湿度饱和后还会拦截更多的水分子进入,实现舱室的恒定保湿。
- 星级料理鲜
即通过调整不同仓储分区的环境实现对不同食材的个性化储存。以低温冰鲜、原味解冻、快速微冻三种料理模式,精准匹配肉类食材所需生态存储环境。
- ifeel感温智控
12大传感器精确舱内温湿度变化,实时数据传输,精确动态调整,确保温湿度稳定。应用在东芝高端冰箱。
- 可变预冷科技
除霜程序运行前,压缩机加强制冷,确保化霜过程,温度维持在-18℃以下。避免化霜带来的巨大温差波动对食物的影响。
松下
- -3℃微冻技术
使食物表面稍微结冻,当冰膜包裹食材,氧气就无法进入发生反应。不损伤食物细胞的同时,保留生鲜食物的营养和口感。微冻保鲜比0℃保鲜更有优势。
- 超声波加湿技术
搭载超声波加湿装置,将相同湿度控制在90%左右,果蔬水润新鲜,有效延长食材保鲜时间,可大容量保存食材。超声波加湿技术一般应用在高端机型。
- ECONAVI调温技术
通过使用冰箱开关门次数的不同,能自主感知冰箱的内部温度,从而对冰箱内部温度进行调节,在夜间时,通过感受夜间光线的不同,自动调节冰箱为“睡眠模式”,达到节能环保效果。
日立
- 润泽低温冷藏技术
2℃专用冷凝器和风扇,将含有水分的冷气循环,让冷藏室保持润泽,这项技术可在食材不用保鲜膜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水润。
- 真空冰温科技
其原理是在0℃微冷冻的环境中,用小型真空泵把冰箱储存室中一部分空气抽走,使其变成负压的水平,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舱内的氧气浓度,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以此来实现保鲜食材的目的。
点评
正如上文提到的,日系冰箱针对保鲜技术的投入是非常足的,可以看到各家品牌的特色技术都挺多。从专业角度看,松下主打的微冻技术实际上比较常见,像美的、海尔等国产品牌都有在用。
日立用的真空冰温技术由于要配置真空泵,成本比较高,一般搭载在高端机型上。而东芝的雾化保鲜专利技术和星级料理鲜技术则比较亲民,在7~8K的机型上就可以体验到,而且效果也不错。
2.除菌去味能力对比
东芝
- Pure BIO空间净味:
内置Pure BIO净味装置,不断释放微离子,杀灭99.99%常见细菌,净化舱内空间,营造清新的鲜储环境。
- 纳米钛光效净化:
银离子抗菌的升级版,在光触媒作用下装置双重释放二氧化钛和银离子,吸附并分解冰箱内的细菌和异味分子,杀菌除臭,抗菌率达99%。
松下
- NANOE(纳诺怡)保鲜技术
通过向冰箱内空气中的水微粒施加高压产生纳米级离子,其中含有大量烃基自由基,可以吸附在细菌表面并消灭细菌,带走细菌中的氢元素,结合生成水,细菌被分解,从而达到杀菌去异味的作用。
日立
- 铂金触媒保鲜技术
铂金触媒保鲜技术主要应用于果蔬方面食材的保鲜,一般来讲,乙烯是许多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这个东西的主要作用就是会缩短蔬菜水果的保质期,因此日立通过铂金来分解水果和蔬菜释放出来的乙烯等有机气体,并增加冰箱中水果和蔬菜保存区的二氧化碳浓度,以此来抑制水果和蔬菜的微生物新陈代谢,从而有效的延长了食材的保鲜时间。
点评
除菌去味能力三个品牌各有千秋,其中比较有特点的是日立的铂金触媒保鲜技术,综合了保鲜和去味功能,效果非常出色。
3.特色功能对比
- 松下压缩机置顶:
原理是将压缩机置顶,便于女性拿取上层冰箱最里面的食物,且底部冰冻空间利用率更大,但压缩机置顶通常会带来更大的噪音。
- 日立霜能再利用技术:
压缩机暂停运转时,有效利用附着在冷却器上的霜能,反哺冷藏室、蔬果室的制冷,降低压缩机工作量有效减少加热器的启动频次。
- 松下iToch体感触控门技术:
非常贴心的把触控技术应用在冰箱门上,轻轻用胳膊肘碰一下触碰区域,冰箱门就会自动打开,避免双手端着东西或者手比较脏的情况下难以打开冰箱门的情况。
点评
总体来看日立和东芝的特色功能比较有特点,松下则略输一筹。
特别是日立独家的霜能再利用技术非常有含金量,节能效果非常突出。
而东芝的体感触控则偏人性化去走,虽然日立也有触控技术,但滑动开门的设计总归还是要用到手指,而东芝的触控仅用手肘即可开门,适用性强,使用体验也更好。
四、产品推荐
东芝
产品横测图
以上几款都是东芝比较有代表性的机型,可以看到东芝在不同机型上搭载的技术也有所不同。
我们来横向对比一下,分析下这几款机型应当如何选择。
容量方面,这几款都是纯正的日系血统,体积和容量都不算很大。容量来看479>433>409>382。
479的容量最大,但并没有达到600mm的超薄宽度,并不属于东芝的超薄系列,这一点比较可惜。
而429/433/382的宽度都在600mm,是日本小户型家庭最常见的冰箱宽度,这三款产品比较适合厨房面积不大的朋友。
再看基础配置,四款机型都是变频+双循环,而在能效等级和开门方式上只有479达到了一级能效和六门。能效方面不用多说,就是能效等级越高越节能的意思,大家看自家需求来。
而开门方式在上文也已经提过,日系冰箱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分区多,而且分得特别细致。
优点是可以做到精细化储存,存放/拿取比较省时间,效率高。而缺点是会压缩冷冻区的空间,四款产品中容量最大的479也只有83L的冷冻空间。对冷冻区储物需求比较大的家庭要谨慎选择。
再来看看保鲜和抑菌技术。在技术的搭载上东芝一直都比较大方,在382这种5K价位的机型上都搭载了星级料理鲜技术。这么一看382的性价比其实也还可以,技术上的优势对容量有所弥补。
433搭载的可变预冷和银离子杀菌技术其实比较常见了,同是5K的价位里433的亮点不多,可以说是东芝比较中规中矩的一款机型。
429和479是东芝的主推款产品,都有搭载星级料理鲜和纳米钛杀菌技术,功能性上非常优秀。429能在7K的价位搭载两门特色技术其实十分难得,再加上429的各项基础配置都非常厚道,就性价比而言无疑是四款产品中的最优解。
479作为429的升级版,增加了人性化触控开门和雾化保鲜技术。这个雾化保鲜技术之前也提到过是东芝的独家专利技术,业内的口碑非常高。触控开门就不多说了,能在1w3的价格买到一款能触控开门的冰箱,真的物超所值。
从综合素质来看,429>479>382≈433。
东芝GR-RM429WE-PG2B3
429又称小白桃,无论是配置和功能都属于7K价位的首选。再加上高颜值面板和纤薄体积的加持,性价比上非常有竞争力,预算还不错的小户型家庭首选。
东芝GR-RM433WE-PM237
433属于班上的中等生,虽然比较低调,但实力还是有的。虽然搭载的技术不如429/479先进,但可变预冷技术+银离子杀菌技术还是能保证433的功能性,对功能要求不高的家庭来说完全够用。
东芝GR-RM382WE-PG2A8
382其实在我心里的排名会更前一些,毕竟我自己就没有特别多的储物需求。
虽然容量小,但382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功能和配置上完全不虚旗舰款429,价格也比较美丽。
对冰箱容量不高的小户型家庭,我个人而言非常推荐。
东芝GR-RM479WE-PG1B3
479是429的升级版,人称大白桃。那升级是怎么个升级法呢?主要看容量和功能。
首先479的容量达到了456L,这个容量其实已经适用于大部分家庭了,可惜冰箱的尺寸上实在是减无可减了,达不到600mm超薄的水平。
再看479搭载的雾化保鲜和iToch体感触控门技术,主打的就是功能性和人性化。雾化保鲜这项专利技术能保证箱体进湿不进风,针对果蔬的保鲜能力非常顶级。而体感触控门绝对是大部分人都想拥有的一项技术,只需手肘轻轻一碰冰箱就能自动开门。我身边买过触控门冰箱的朋友对触控门的评价都是非常高的。
松下
先来看优等生453,搭载的超声波净化和纳诺怡净化系统都属于松下比较顶级的技术,尤其是超声波加湿技术,是可以和东芝的雾化保鲜扳手腕的。
而380的表现比较中规中矩,-3°C微冻技术和纳诺怡净化都是松下比较常见的技术,7k的价格在性价比上明显比不过东芝的小白桃。
再来看留学生573,日系品牌推出法式多门款的冰箱,我们可以理解为是松下为扩展产品线的一款机型。总体配置也还不错,变频+一级能效+573L容量,适用性也非常强。但没有搭载松下比较特色的技术,接近过万的价格不太讨喜,同价位下其他品牌机型的性价比会更高些。
容量上573最大,573L的容量再想要600mm的超薄深度是比较难的,况且松下对这款机型的定位并非日系小户型冰箱,这里不再多说。
而453比较均衡,各方面配置都不错,也是松下比较经典的款式。600mm的超薄深度能做到453L的容量,技术还是强的。
380比较小巧,但深度和宽度都在600mm,真的非常薄了,属于是日系冰箱的一个典型。
可以看到三款产品搭载的技术实际上比较单一,但价位是有断层的,个人认为松下万元以下的产品性价比并不高。
松下NR-EE40TXA-S 380
超薄深度600mm
皮薄馅大,总体宽600mm,深也600mm的大小适用性非常广了,但缺点就是容积小,2~3人口家庭且预算不错的朋友可以关注。
松下NR-EW45TGA-W 453
相比其他两款加上了松下的超声波保湿技术,这项技术一般都搭载在松下的高端机型上。相比其他两款机型功能性会更强,同时在600mm的深度能有453L的容量也还不错。
个人感觉有点溢价,中规中矩吧。
松下NR-EW45TGA-W 573
留学生机型,573L的大容量却只有648mm的深度,身上还是有日系的影子。不到一万的价格而言功能和配置表现都还不错,但除了大容量外没有太多的亮点,对储存需求比较大的家庭可以关注一下。
日立
相比其他两个品牌日立的价格实在是太顶了,只能是苦笑着给大家做推荐。其实日立的产品价位都比较高,同时生产渠道和售后也比较复杂,我个人是不太建议大家购买的。
当然,高价格也意味着强技术,如果预算特别充足的话当我没说。
说到日立,就不得不聊聊日立的面板。日立的高端款大部分采用水晶玻璃面板,相比传统的金属面板更耐刮耐指纹,也更容易清洁。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水晶玻璃颜值高,完美诠释了高端大气上档次,跟传统的金属面板相比根本不是一个质感。
可能这就是高端产品吧(泪)。
再看回今天推荐的三款产品,老规矩,先看容量。
日立其实几乎没有超薄款式,主要品牌定位不一样。但540做到了650mm宽,算是比较接近。咱们使用超薄冰箱是为了解决户型小的问题,能选择日立的家庭一般都没有户型小的烦恼。所以日立的产品尺寸是和市面上常见的尺寸差不多的。
690机型的容量达到了670L,这个大小在家用冰箱里已经是巨无霸级别了,完全不用担心储存容量的问题。650和540的容量也不差,其实高端冰箱里容量小的机型很少很少。
再看基础配置,三款产品的配置都很优秀,都是一级能效+变频,经典的日式精细分区就不多说了。
而特色功能而言,都搭配了日立比较顶尖的技术。真空冰鲜和铂金触媒保鲜两项技术在业界颇负盛名,关于原理在上文也有提到,在保温保鲜和杀菌除味功能上是非常强悍的。
R-HW540NC
相对而言比较亲民的一款。应有的特色技术都有搭载,520L的容量适用性也比较高。预算充足可以考虑。
R-SF650KC
相比540提升了容量,并多搭载了电动抽屉,这个技术和东芝的比较类似,都是触控开门。
但日立的功能会更多,比如单指开单门,双指滑动开双门的设置。东芝的这种设计比较少,但使用起来更方便,用手肘一碰就开,只能说各有千秋吧。
R-WXC690KC
看到价格应该就知道这款产品的含金量了。搭配的特色技术非常全面,同样搭配有触控系统。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日立的wifi遥控功能,相比于国内许多品牌的线上遥控功能更多,使用更便捷。毕竟硬件到位了,软件也不能落下。
五、总结
综合看完这三个品牌,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 日式冰箱最主要的特点是小体积大容量,更适合小户型家庭
- 三家品牌都不错,技术上东芝沉淀更强,日立比较有特色,松下稍逊一筹
- 价位上东芝和松下更亲民,日立主打高端,且生产渠道和售后复杂,不太建议
而在东芝和松下两个品牌里,我更推荐东芝。
首先东芝有九十多年的技术沉淀了,专业度上没得说,并且在和美的联合后售后更加完善,购买体验会更好。
而松下虽然知名度高,但单循环和顶置压缩机噪音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还是那句话:按需选择。希望大家都能购置到适合自己的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