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极致的收纳思路,告别一团乱的家!

今朝装饰西安总店

2023-04-08

提起收纳,似乎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和方法。

收纳,看似简单,但其实是一个系统的整理工作。它需要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提炼,化成自己的收纳方法。

正确的收纳方法能为生活提供更多便利、让居室看来更整洁。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收纳思路和收纳方式,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思路。如果您有独特的收纳思路或方法,可以留言与大家分享。

提到收纳,最主要需要考虑的三个方面就是:收纳方式、收纳容器、摆放位置

1.适合自己的收纳方式

收纳方式要依据自己的「生活习惯」来定制。

小户型中,收到空间大小的限制,很难单独设计个储物间。对于小户型来说,「分区收纳」更能提高收纳品质和找物品的效率。

如果空间大,可以设计储物间。同时,也要做好分区收纳。

因为如果家里人口较多,对收纳区的需求会比较分散,为了避免各人对收纳区产生不够用的问题,还是要做好分区收纳。

2.集中收纳和分区收纳

收纳的重点:不用找、随手拿、即时归位。因此,收纳方式、收纳容器、收纳区域都要依据这个要求来设计。

很多朋友都希望家中有个储物室,收纳各类物品,效率高,干净整洁。但是很多时候,储物室的东西越来越多,来不及整理的话,会越来越乱,事与愿违。

因此就算开辟出了一个储物室,也要做好收纳设计,选好收纳容器。有些朋友担心此类问题,想做分区收纳。

那么,集中收纳和分区收纳都有什么特点呢?

集中收纳

集中收纳是最方便的收纳方式。但是前提是空间较大。

集中收纳想要不显得凌乱,要做好「收纳分类」,以层板分类摆放。最上方可以放置较轻的物品。下发空间可以不做层板设计,方便摆放大型物品或家电。

层板的深度,一般在50-60cm以上,这样方便收纳物品。当然,在设计时要考虑被收纳物品的体积,根据信息决定层板的高度、数量。

分区收纳

分区收纳就是按照物品的「使用范围」、使用者的「生活习惯」为依据来决定物品的摆放位置。

顺手、方便拿取,能够立即放回,这些是分区收纳的要点。

除了以生活习惯来安排物品摆放位置,也可以采用「关联法」。例如在直饮机旁边收纳药品。

或是按照自己的个性安排物品摆放位置。有自己的逻辑和原则,节省找物品的时间,提高效率,更便捷。

3.封闭式收纳和开放式收纳

密闭式收纳的基准并不是建立在「收起来看不见」就好。事实上,关起柜子门后的整理功夫才是做好收纳的关键。柜子内部的空间应该做到的是「分类收纳」。

试想,我们会选择将不同款式的袜子收纳在同一区,因为考虔到能够方便挑选袜子。但我们不会将袜子与内衣裤放在同一区,因为时间一久,我们需要找内衣裤时可能会发现已经乱成—团,视觉上也显得凌乱。

封闭式收纳其实更适合作为办公室收纳。

整齐干净的空间在视觉上能营造沉稳的感觉。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在工作前切换心情。

在家中,我们大都想将喜爱的物品展示出来。收到的礼物、与家人的合照或是旅行时带回的纪念品,营造出轻松的氛围,带我们回忆旧时光。所以在一般家庭中并不以封闭式收纳为主。

请想一想,有没有遇到这类情况,一打开橱柜,物品都放在收纳箱中反而忘记具体放在哪里?

纵然是做到了「分类收纳」 ,不过会出现物品收在盒子里反而无法直观看见。

为了对应这种情况,可以在盒子外写上物品名称,还可以使用拍立得拍下物品照片,贴在盒外就能够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

4.收纳盒

日常生活中最第见的就是小型收纳盒。用途广又不占空间。饰品、化妆品、零碎小物品,或是碗盆分类都可以利用上。

收纳的重点在于「同性质」的物品放在一起,这样看起来较整齐,也便于查找。

内衣小物可买现成的分隔栏直接放在抽屉内使用。

首饰可找专属的小物收纳盒,放在抽屉内方便找寻及整理。 

5.衣柜收纳技巧

依照布料轻薄选择收纳方式是挂还是折。

布料不易变形的衣物,或是应季经常穿的衣物,挂在吊衣杆上。易变性的衣物,不易褶皱的衣物可以放在抽屉内收纳。

针对衣柜内挂与折的收纳方法还有准则:

建议将能够吊挂收纳的衣物全挂上,尽量少使用折叠收纳,因为在翻找衣物的过程中也会弄乱旁边衣物。

不过有朋友表示,折叠式收纳可以节省空间。如果有这类考虑,可以将不易变形的棉麻、聚酯纤维、雪纺衣物做折叠收纳。贴身衣裤、纯毛针织等也可用折叠法收纳。

衣柜内的抽屉设计高度约20-25cm最实用。最下层的深抽屉设计高度约45cm,才能够收纳厚重衣物和暂时不用的包包。

可以充分利用衣柜门内的空间做挂勾式收纳。可放置各类配饰。比较恰当的做法是将常用的配饰挂在上面,便于搭配。

6.预留空间

很多朋友在着手计划收纳空间时,往往只考虑到了眼前和未来1-2年的情况。但是设计师在设计时往往要考虑更多。

一般情况下,房屋会在10-15年左右进行一次装修。在这不短的居住时间中,设计师要尽可能为房主多预留收纳空间。以免需要时却无法再施工,没法再增加收纳区域。

当然,预留空间也是有弹性的。例如儿童房,在孩子的幼儿阶段,可以作为游乐区。长大之后可以在卧室中设计学习区。随着孩子的成长,根据具体情况慢慢改变房中的布置。

注意

如果人口较少,可以设计专门的储物间;如果家庭人口较多,就要按需求设计各房间中的储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