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时,家里哪些地方「留空」设计更好?
柏厨BORCCI
2023-04-23
觉得很多其他回答都没有回答到要点上。「留空」的设计并不是简单指某个橱柜留个孔、或者鞋柜下面留条缝这样的小细节设计,更多的应该是着眼于布局与整体设计上的「留空」——因为家具上的小细节留空并不会给家居设计带来本质上的改变。
关于布局上的留空,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留空:空间氛围上的「留空」,以及应对多种功能需求变化上的「留空」。
空间氛围上的「留空」,也就是适当给家中留出一些余地来。
极简主义的设计强调「少就是多」。这个观念虽然常被批判,说「少就是什么都没有」,但是其实也是有它的道理的。在我看来,那就是,留空也许会带来更多其他的体验。
很多家中做布局设计的时候,全家满满当当全是柜子,家具恨不得塞满整个房间,完全没有喘息的空间了。比如说,客厅中巨大的电视墙或者电视墙加收纳柜、巨大豪华的沙发,除了压迫感大增之外,并没有太多功能上的进步。
不可否认的,电视墙确实有着视觉焦点的作用。但是过于压迫的视觉焦点会让人感觉焦虑。而相反的,如果客厅中有合适的视觉焦点,适当给电视的位置留空也是很好的选择。
比如说下面这个例子中,客厅的窗户非常宽,起到了一个类似景框的作用。于是设计师给窗户之外的部分留足了空白。乍一看,简单的家具、朴素的沙发,似乎有点儿简陋了,但是真正跨入这个空间的时候却能够感受到强烈的放松感。
日本的很多住宅也会专门在客厅的附近设置一个小小的「和室」,也就是榻榻米房间。这个房间说实话不好用,但是因为「和室」不便放家具,却成为了一个非常好的刻意去「留空」的手法。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一个不算大的「和室」自成一个空间,自然成为了一个可以在留空中享受时光的「居心地」。
应对多种功能需求变化上的「留空」,也就是对于需要灵活变化的空间,有时候不需要去做特殊的、用力过猛设计。
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儿童房,或者其他孩子活动的空间。
国内很多儿童房设计的非常花心思。对于已经安定下来的状态来说也许是不错的设计,但是对于小一些的孩子来说,生活方式和需求变化非常快,尤其是家里有2、3个孩子就更是需要兼顾所有孩子的成长了。在这种情况下,不妨给这些空间留个空,反而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比如说很多儿童房在设计的时候会考虑两个孩子的独立房间,但是在两个孩子还小的时候在一起活动,两个房间就合并为一个。长大后需要自己的独立空间再分开。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一个孩子还在和爸爸妈妈一起住的时候两个房间合成一个大空间,长大之后用家具或者墙体分离成两个独立的空间。
儿童房中通过设置可以移动的柜子对空间进行分割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给留足空白,这样的变化会非常困难。
再比如下面这个例子,有了两个宝宝之后,家中的客厅就彻底变成了儿童活动室。除了小电视之外,整个客厅只有孩子的小书架小书桌,以及两个孩子活动的软垫了。
客厅中全部被孩子的物品和活动占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