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业主是一对年龄相仿的90后夫妻俩,女主人是审计师,男主人在传媒行业,两个人平时都需要在家办公。业余时间他们会一起在家喜欢看书、做饭、打游戏。 原来的房子由于上一任屋主带娃,家里变得乱糟糟,即使有一个采光非常好的大阳台,也堆积着物品无法下脚。
60平的建筑面积不大,隔墙多,收纳多而乱,导致房间拥挤,两位业主的诉求: 1.希望能改善整个空间的通透感,需要大量收纳,功能分区明确,提升居住的舒适感。 2.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收集手办和毛绒玩具,希望能有专门的地方可以用作收纳和展示。 3.家庭成员还有一只汪星人,在未来还会多一个宝宝,让小家变大成为刚需。
户型图对比前后 我们在格局上“动了很多刀”: 1.卫生间把洗手池放在外面,进行干湿分离。 2.原来使用频率低的榻榻米被打通,变成了用餐区,除了吃饭之外,业主两人也可以在这里办公,一举两得。
3.客厅家具的位置调整了方向,原来的沙发位与餐厅、厨房整合成连绵的柜体组合。 定制的通顶柜解决了“物品没处收,只能随手放”的尴尬,让所有零七八碎和平时使用率不高的东西都有了归属。
4. 客厅与卧室之间开室内窗,以玻璃做隔断,延展出更加通透和明亮的视野,拉上窗帘之后立即又有了私密感。 5.卧室门的位置也做了调整,从卫生间旁边调整到客厅靠近里面阳台的位置,一来为洗手台赢得了空间,二来沙发后的室内窗与门也能整合成一个整体。
卧室外立面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可以说,为整个空间颜值的提升做了巨大贡献。
👆客厅改造前后对比 整面的收纳柜,加入木色壁龛呼应客厅的人字拼木纹砖,是业主都最满意的设计之一。
边柜内侧还装有手挥即亮的灯条。
整体地面用了人字拼的木纹砖,让地面就像是一幅画的底。 为什么要用木纹砖而不是直接用木地板,原因在于,为了保持整体空间的视觉延伸感,除了卫生间之外全屋都用了一样的地砖,小户型本身面积就是硬伤,如果东一块、西一块,这种视觉上的切割感会让它看起来更显小,而且木纹砖非常好打理。 并且,卫生间干湿分离之后的洗手台以及开放式厨房,这两个区域都需要地面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很明显,择优选择的话地板砖最为合适。
建议装修预算不多,也不要整屋都买便宜的家具,有那么一两个很有品质的就可以把家的精致度和质感提升好几个等级。
和沙发相配的是樱桃木的展示小边柜,同样是客厅里的颜值担当,能分类收纳餐具、收藏品和照片。 用来放水杯的四层贴心的做了长虹推拉玻璃,具备“透光+隐私+美感”于一身的特点。
为了避免整面墙柜单调,我们将其中一处设计成展示区,业主可以将手办和毛绒玩具都陈列在这里,满足了收藏需求。
第三个亮点是和定制收纳柜相连、一直延伸到餐桌的餐边柜。 这个餐边柜的作用主要有两个,首先是遮丑,房间的暖气和电箱都在这个区域,餐边桌在这里起到完美的修饰作用。 其次,男主人希望用餐区可以同时实现自己办公的需求,因此这个餐边桌承担了一部分的收纳作用,书、电脑等办公工具都可以随时放在这里。
走近看冰箱上的这些小物件,无不彰显着主人的性格,让这个区域显得生动可爱。
平时在这里吃饭、看书、工作,抬起头就是窗外明亮的光景,十分小确幸。
而到了晚上,抬起头就是夜晚最温柔的光线。
另外,两位业主用投影仪取代了电视,幕布藏在墙柜上面,对于小空间来说,顶面面积利用也是寸土寸金。 不看电视的电视投影仪就收起来,完全不占用空间。 客厅窗帘是智能式,窝在沙发里看电视时觉得光线太亮,动动手指就能让窗帘自动拉起控制全屋光线。
👆卧室改造前后对比 原来的卧室凌乱程度不亚于客厅,东西太乱也会对睡眠质量造成影响。
经过打通墙面,改变卧室门的位置后,卧室整个“变脸”, 用黑框玻璃这种更轻巧的材质替代厚重的墙体隔断,光线更加明亮了,加上软隔断私密性也有了。
在配色方面,灰绿色背景墙+金属床头+金属床头吊灯+胡桃木床头柜+紫灰色丝绒窗帘,营造出一种低调的复古美感,比起之前的环境更能让人放松。
定制的衣柜节省出更多空间,有没有发现,它刚好是在一处凹墙里面。 因为改造完之后,这面墙的另一面刚好是洗手台,除去洗手台的厚度,刚好多出一个这样的凹墙做衣柜。 墙体双面开发,才能榨干小户型的空间面积。 衣柜的旁边是专门用来作收纳和展示用的洞洞板,这里之前是卧室的进出口。
洞洞板上墙,堪称毛绒玩具收纳专家。把喜爱的毛绒玩具和手办放在一睁眼就能看到的地方,想必也会提升两位业主的幸福感。
👆厨房改造前后对比 原来的厨房做了绿色亮面烤漆,屋主喜欢绿色,于是我们在定制橱柜时选择了降低绿色饱和度、哑光度,将颜色改成灰绿,搭配小白砖,给人一种干净清新之感。
灰绿色橱柜和木色置物架都是贴近自然的颜色,加上地面的人字拼木纹砖,彰显小户型的舒适朴素。
整套橱柜全部采用定制,让瓶瓶罐罐现在全部都有了归所。 之前的洗衣机被搬离出去,和烘干机一起放在了洗手台对面的位置,远离了不属于它的厨房。
业主入住后的日常
👆卫生间改造前后对比 原来的卫生间干湿不分离,储物功能比较差,一进来就能看到散落在各种的生活用品。 如何让家里的卫生间变成早上睁眼一起来就觉得“生活很美好”的地方呢?
第一、三式分离的卫生间必须要有。 我们把洗手池和洗衣区放在了卫生间的门口,动线方便,也能解决早上抢厕所的问题。
入墙水箱也能在马桶上方形成壁龛收纳区。
洗手台与洗衣区相对望
第二、清洁要方便,地面采用了黑色地砖+白色美缝,墙面采用白色墙砖+黑色美缝与木色墙砖+白色美缝,简洁又大方好清洁。 卫生间还安装了壁挂式马桶,没有卫生间死角、方便清理。
原来的阳台就像大部分的中国家庭一样,是晾衣服、放杂物的地方,完全浪费了空间。 现在家有烘干机,多了收纳空间,阳台就可以空出来成为一个能美滋滋享受日光浴的放松之地。
装修过程花了多长时间? 半年时间 说说是什么给了你灵感,打造出现在这个作品的? 灵感是来源于“ZAKKA”风,“ZAKKA”一词源于日语“ざっか(杂货)”的英文音译, 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创意杂货”或“各种生活品的设计”,它涵盖了所有能够改善日常生活的各类物品。在业主的家里,你能看到各种元素的组合,它们不会有过于杂乱的感觉,就像是日本小而温馨的杂货铺一样,生动地传递出主人的生活态度。 你对这套作品最满意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 第一.卧室床头颜色与软装的搭配,富有个性而且显得高级;卧室洞洞板的使用也很喜欢,利用纵向空间争取出来的空间,可满足了收纳和展示的功能。第二.卫生间的改造,地砖和墙砖的黑白搭配简洁大方,做干湿分离的时候,洗手台的位置打造出一面凹墙,正好可以用来做卧室定制衣柜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