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案例很值得大家学习,学什么呢?不是装修风格,也不是软装搭配,而是要学户型空间的改造和利用。 不得不说,这个家的每1㎡都被利用到了极致。把原来的两室一厅,改成三室一厅,主卧还抠出了一个衣帽间。 这是一个三口之家,夫妻俩有个可爱的女宝,妈妈在互联网公司,爸爸是自由职业者。 这不是夫妻俩在北京的第一套房,所以买房时对户型格局要求不高,更加看重的是地段,也是为孩子后期的学习做考虑。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套房子前后的变化吧!
改造前
这是2000年前后,典型的暗厅两室一厅户型,封闭式厨房挡住了阳台一半的窗户,导致客厅的自然光很少。 双阳台设计,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浪费面积。 主卧虽宽敞,但也没有合理规划利用,同样造成了空间浪费。 而且,男主人经常在家,平时陪娃都在客厅,所以客厅的利用率更高。 改造后
户型改造亮点: ·厨房做成了开放式,实现客餐厅一体化,也增加了客厅的自然光。 ·改小主卧重新分区,增加衣帽间,阳台高效利用,改成工作休闲区。 ·去客厅化设计,做成休闲儿童娱乐多功能客厅。 ·向卧室借面积,打造独立淋浴间,实现三分离。 · 厨房阳台改成儿童活动区,与儿童房相接。 ·玄关柜、主卧榻榻米改装地台床,增加收纳。 ·为了提高空气质量,屋主安装了新风系统。
通过玄关,来到客餐厅,厨房将原有的轻体墙打掉,做成开放式,纳入客厅,空间得到了延伸和统一。 改造前 ▼
改造后 ▼
考虑到开放式厨房的油烟问题,一款吸力强的油烟机十分重要。 U型厨房的设计,增加了台面的操作空间。
实木橡木餐桌,代替多功能客厅的沙发和茶几,一物多用。 由于平时家里来人也不多,楼下紧邻簋街,招待客人十分方便,所以一张餐桌几个小凳子完全够用。
客厅,没有按照传统的布置,而是去掉了沙发、茶几,摆了靠椅+脚踏。在厨房岛台处给电视留了位置,因为孩子喜欢在电视柜(餐桌右侧白色柜体)上跳着玩,就暂时没摆电视。 而且准备在卧室安装投影仪,线槽都已经预留,只是还没有买设备。 因为孩子还小,所以布置了攀爬架供孩子活动,夫妻俩的工作会用到很多书籍,两个人又是“囤书大王”,所以做了整面墙的书架。 平时坐在靠椅上一边看书,一边陪娃,幸福往往就来源于这样的简单和烟火气。
壹壹说,等孩子大一些,撤掉攀爬架,客厅会换成沙发+小写字桌组合,根据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随时调整空间布局。 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渗透进每一个细节。
原来的主卧比较大,而且是狭长的那种。空间足够宽敞,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在北京这样的地段,这就是浪费。 为了功能区分更明显,屋主选择将卧室的面积改小,同时,通过定制地台床的形式,增加了房间的收纳。 改造前 ▼
改造后 ▼
缩短卧室的进深,没有了压抑感,布局看着也舒服多了,床的左侧做定制衣柜和化妆台,如此一来,衣帽间、办公区都有了。
次卧给宝宝安排了实木双层儿童床,床脚都做了圆角设计,保证孩子使用安全。
一组蚂蚁盒子的小衣柜放在床边,装一些孩子应季穿的衣服物品,方便随时拿取,环保又实用。 茶色玻璃柜门既能很容易分清每个格子里的东西,又不显乱。
原来厨房的阳台做了榻榻米,现在作为儿童游戏区,宝宝的玩具都摆在这里。 游戏区和儿童房形成动静分区,保证孩子充足的玩耍空间,也不影响孩子休息。
透过厨房的窗户,父母做饭时也可以和孩子互动,随时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
柜子里有准备好的垫子,家里来客人也可以留宿。 玻璃折叠门,更加节省空间,关上门就是独立的一间房。
原来的卫生间是横向二分离的设置,改造后,变成纵向二分离,卫生间里多放了一个洗衣机,给宝宝专用。 从主卧移出1m多的距离,做成了单独的淋浴间,轻松实现了卫浴三分离。 因为家里偶尔有老人居住,淋浴间做了坐台,方便老人淋浴使用。 改造前 ▼
改造后 ▼
这期的真实人家就先分享到这。 电视剧《知否》里曾经反复出现一句台词:“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壹壹夫妻俩也一样,从选房到装修,每一处都体现了父母对宝宝成长不同阶段的考虑,也早早地为孩子铺好了前方的路。 但和大多数鸡娃的父母又不同,他们不希望孩子受过多的束缚。宝宝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关于案例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