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前
房子套内面积86㎡,常住人口是爸爸妈妈,一岁多的宝宝,以及孩子的姥姥姥爷。 老人的生活习惯较为传统,年轻夫妻希望家能吻合当代的生活方式,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还会发生很多变化,综上所述,本次设计便是要在保证居住功能之上去关照每个家庭成员的喜好。 原始状态的可拆改墙体集中在客卫客卧及餐厅的部分,开门方向让客厅的整体性降低很多。房屋光线充足,我们开始动手调整空间动线。 拆除了厨房与客卫干区的墙体,将空间释放给客厅,形成日后的西厨区域。客卧的墙体也被轻微的挪动,做成了后期的西厨冰箱区域。形成两套制冷储藏系统,分化食物卫生且取放便利性大大提高。 中厨空间缩小到适中,将西厨的空间营造出来,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增加了使用者的沟通与互动机会。
装修后
设计师和业主的前期沟通非常细致,设计师希望把业主及家人的生活细节镶嵌在空间里,尽可能避免空间浪费。 在这个长方形的户型里,共享空间有节奏的展开,私密空间尽显人文关怀。设计师以柜代墙妥善地隐蔽了诸多收纳空间,实现了物理空间和心里空间的双赢。 去掉玄关,改为入户多功能实用吧台平衡空间比例,扩大厨房,中西厨双赢 增加餐边配套功能
设计亮点
入户玄关的储物在入户的左手边,收纳物品的同时也将换鞋凳收纳在内。临时穿脱的鞋子可以放在右手边西厨下面特意太高的柜体下方。
设计亮点
养成型客厅 三代人的美满生活 这个户型的优点是不同房间的采光优势,我们做了最好的分配。 客厅的光线最为充足,是长时间居家的老人和孩子的最佳活动区。 这里不置一物,只留无靠背模块沙发可以随情景的需要去调整摆放形式,空间灵活多变,重点是对小宝宝来说足够宽敞、足够自由,也足够安全。 超大屏电视是专为老人准备的,顶面预留投影位置。与电视相对的黑板漆,现在是装饰墙,待孩子长到了涂鸦期,这里又会成为另一番风景。 储物空间隐藏在边角柜里,它是客厅保持清爽的秘诀。 设计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可以把普通变得有趣,把一目了然变成未可知的期待。 长方形的户型在视觉上缺乏一点变化,然而当三代人不同的生活方式碰撞在一起时,一眼看穿的空间也顺势谱写了自己的节奏。
设计亮点
中厨符合老人的烹饪习惯,玻璃推拉门关上可以隔绝油烟,打开则中西厨合二为一。
设计亮点
西厨区是女业主的所爱,平日里会烘焙甜品,小小的咖啡台收藏着业主喜爱的产品,为生活增添了幸福的味道。 原户型的玄关遮挡了光线,入户空间逼仄,设计师拆掉玄关,将玄关区、卫生间的一部分以及厨房三者组合成一个开敞式中西厨房。 入户右手边的多功能吧台是为这个家庭量身定制的产物,它的侧面是收纳空间,吧台下方的洗衣机、烘干机缓解了卫生间面积不足的尴尬,同时工作日略显仓促的早餐也在吧台这里火速解决,是一个利用率非常高的空间。
设计亮点
三个卧室三个世界,为了不影响老人休息,主卧设计为套房的形式。墙和顶整体造型颇具艺术性,全屋使用艺术涂料收纳柜和墙几乎融为一体,放大了视觉空间。
设计亮点
老人房是最为温暖的房间,全屋使用原木色,淳朴自然。衣柜的另一面是冰箱,这种背靠背的设计大大节约了空间。
设计亮点
儿童房既为现在的宝宝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为将来的二胎预留了改造的空间。
设计亮点
卫生间用矮水箱与洗手柜行成一体,实用空间更充裕。
设计亮点
仅有四平方米的公用卫生间仍然做到了干湿分离,在细节上更多考虑的是老人的使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