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客厅
餐厅
主卧
次卧
厨房
卫生间
设计亮点

旧改57㎡的日式空间,他家有3个地台

天怡美集团惠天下装饰
关注
户型
二居
风格
日式风
面积
57㎡
位置
成都市
方式
半包
预算
6万
设计亮点

装修前

回访了一套2年前设计的案子,时间跨度好几年,我们与屋主也早已熟络成好友,与空间一样,缘分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屋主是位远洋科学家,因为工作原因,平时多数时间在出差,家对于他的想象,是外出工作后需要一个安静的空间,这个空间是日式的感觉,同时不希望有太多颜色。他喜欢烹饪,也正是基于做客品尝过,我评价他对于烹饪的技巧比我想象中“好吃”。截至文章发布之前,他仍属于独居和单身状态,也就是说,独处的体验仍然在空间持续。 原始结构图 1、次卧采光需要优化 2、需要开放式厨房 3、卫生间面积非常小 4、客餐厅关联的各功能区的动线不明确 5、主卧和阳台希望得到充分利用

装修后

平面布置图 重新布局后 1、拆除次卧墙体,优化次卧光线。 2、开放厨房。 3、卫生间实现干湿分离 4、客餐厅与各功能区动线优化 这几个优化点比较重要,优化后最终发现所有的功能区的进出关系都会朝向客餐厅。沙发和餐桌如果常规靠墙布置,肯定会对动线和功能有冲突和影响。所以索性将客餐厅功能形成一个“模块”放置于空间中形成中岛,让洄游动线让空间合理化,小空间不可避免会有动线的重合,但一定要有很好的空间使用效率。 除了这个中岛,另一方面也分别在2个卧室和阳台的位置布置了地台,提升小空间地面利用率。

客厅

设计亮点

把沙发和餐桌功能利用低矮的隔墙和柜子,形成一个中岛式的多功能模块。沙发前预留多一点位置,与电视墙距离拉开。后期可以添置小的边几。餐桌在半墙的左半部分,与开放式厨房相近。阳台做了一些户型处理,在入户的视角可以增加一些趣味。通往主卧,利用储物柜对沙发和过道之间形成遮挡,低矮的心理围墙同样带来足够的安全感。 沙发背靠的柜子主要用于储物一些生活用品,在临近操作区拿取比较方便。电视墙的开放格后期可以存放设备和书籍,以及展示物。生活中会有很多东西希望可以触手可得。这却决于它是否对你有足够的吸引力。 电视墙上方的格栅柜门内隐藏了空调,这台空调主要解决客厅区域的冷暖问题。 原计划电视墙设计投影仪,但电视足够大的情况下体验也会非常好。空间中的木色搭配有很多种组合形式,这个案子主要是利用浅色地板搭配深色木作家具的思路。因为浅色地板可以让空间看起来更宽阔,而深色的木作家具则更像是一个一个模块,去强调功能区所在的位置。 原来的阳台包裹进室内空间后,晾晒主要通过室外悬挂的方式进行,但因为室内配备了烘干机,所以晾晒功能并不频繁需要。

餐厅

设计亮点

空间格局入户就是玄关,而玄关紧挨着餐厅。所以玄关除了鞋柜和全身镜,也在墙面放置了置物架,用于餐边的一些功能。次卧的门开合之间对于光线的接纳和视觉的延展对于小户型来说比较重要,看的更远显得空间更大。这样的布局在就餐时,也可以很方便的看电视或是与人互动。

厨房

设计亮点

我还注意到,虽然小吊灯的灯光会让吧台更聚光有美感,但如果吧台需要作为切菜台面使用,对于身高比较高的业主,可能会有冲突。身高矮一点不会有这个问题。厨房主要是黑白灰和木色的视觉构成,木质的质朴在空间中会让人感到安静。在功能上,开放式厨房搭配吧台的使用可以更愉悦的与周边的环境互动。

主卧

设计亮点

进入主卧,空间的长条窗带来了足够的采光,这一部分光线也能延伸到客厅,所以利用百叶窗帘去调节不同时间段光线的变化。 主卧床位上方有一道梁不可避免的打破了天花的平整性,为了保证层高,对梁位通过柔化的方式进行视觉弱化,同时结合灯带的灯光设计去装饰空间。屋主的工作更希望是在主卧进行,因为更多的需要用到电脑,在主卧的布局上面,通过步入式衣帽间结合书桌的形式,把多功能整合起来。卧室就包含了储物、办公和睡眠功能。 利用储物柜形式,将电脑主机的存放位置和床头储物空间也一起考虑。主卧的睡眠区进行抬高,床位设置床尾柜,收纳一些起居用品。房间的色调比较温馨,因为习惯早睡早起,那被阳光吵醒的滋味肯定非你莫属。卧室的床背景利用护墙板去营造质朴和安心的氛围,而床头灯只是点缀,简单的几何体在窗边,把光影当作时间的指针。

次卧

设计亮点

次卧整铺地台,利用粗犷纹理的木材去维和床位,狭小的空间对于墙面的磨损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预留的次卧偶尔父母短暂居住,也能作为客房使用。所以针对房间数量仍然需要保证两个居住空间。次卧的小窗背靠的是建筑的天井,采光较差,所以后期通过放大空间的门,在优化采光的同也延展了客厅的视觉。 利用床头的位置设置了一些床头储物和展示的空间。但设计之初对于这个房间的定位我更多的考虑它作为一个多共功能的冥想空间。这种格栅推拉门的隔音确实不算好,但并非会把空间完全隔绝,有时模糊暧昧的环境也能作为私密空间的选择。

卫生间

设计亮点

空间本身梁位结构比较复杂,也针对这些结构在保证层高的前提下进行了结构和灯光的优化。让突兀的结构有更为合理的形式感。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了卫生间,主要是借用了原来低效的原始过道变成洗手池区域,利用卧室的部分区域变更为淋浴区。原来的卫生间很拥挤,2平米的地方有淋浴三件套,属于老房子的常规格局。放大卫生间是本次改造的主要核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