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永济维意定制全屋整装

2021-01-04

从农村来的老张开了个小饭馆,遭到当地小混混的欺负,忍无可忍的他终于爆发了,烧了一锅滚烫的面烫从头上浇下去。

80年代末期,晋南农村有些思想活跃的人开始放下锄头,离开家乡做生意,第一批出去的农民在外地开小饭馆,一年挣的钱比在地里种庄稼多了好几倍,引得当地农民纷纷效仿。

当年不到50岁的老张看见别人都开饭馆挣了钱,和老婆一合计,决定带着儿子一起也出去开饭馆。

90年代初,一家三口来到省城的郊外,租了一间活动板搭建的门面房,开了一个刀削面饺子馆。

那时候的治安不比现在,在外地做生意的总是被一些当地的小混混欺负,不是收保护费,就是吃了饭不给钱,或者以种种低劣的借口讹诈钱财。

老张一家子的饭馆开张了,一家人辛苦劳作,一天也能卖个一二百元,有时还能上三百。这点营业额放现在早就得关门大吉了,但在那时还算是可以的,一家人挺高兴。

开业不久就来了几个小混混,二十来岁,看上去流里流气,有的染着黄头发,有的身上还纹着身,老张一看不是好人,就格外的小心翼翼。果然,快吃完了的时候说饭里有个苍蝇,不但不付饭钱,有一个还躺在地上捂着肚子说是吃出病了,为了息事宁人,老张不但没收饭钱,还赔了一百多元。

自此,过一段时间这几个人就来,来了就吆五喝六,吃了饭从来不给钱,有时老张要收钱,这些人就指着老张喊:“你也不打听打听,老子在这一片吃饭甚时候给过钱?想要钱?你还想不想在这干了呢?”为了这个小饭馆,老张一家人是敢怒不敢言,只能自认倒霉,想报警,又怕引来更大的报复,只能忍气吞声,在心里暗自祷告这些人不要再来了。

一次两次也就忍了,可这几个人好像把这儿当成了自家的食堂,多则月儿四十来一回,少则十天半月来一次,老张对这些人是又害怕又无奈。

有一天这几个小年轻又来了,四五个人,从中午喝酒,一直到晚上还不走,眼看就要打烊了,这些人还没有走的意思,期间老张曾小心翼翼地询问,什么时候能吃完啊?这几个人喊:“滚,老子想吃到几点就吃到几点。”

俗话说,兔子急了还蹬老鹰呢,老张知道今天的饭钱是没戏了,还不知道要伺候到几点,想起以前受的欺负我,心里升起了一股不可抑制的怒火。

他装作不动声色,吩咐儿子给锅里加水,并且开大火烧开。儿子不解其意,说这都快关门了,也没有其他的客人,为啥加那么多水呢?老张说你别问,加就是了。又悄悄地吩咐老婆,去把现金和值钱的东西收拾一下。

终于,一大锅水快添满了,下面的炉火把一锅面汤烧得不断地翻滚着。这时那几个小混混喊着再来一瓶酒,老张说没酒了,我们也快关门休息了,你们也别喝了,快走吧。

黄头发眼睛一瞪,破口大骂:“X你妈的,老子喝点酒怎么了?今天不拿酒来,老子就不走了!信不信今天惹老子不高兴,把你的店砸了?”说着说着顺手给了老张一个耳光,其他几个人也随声附和着。老张一看这架势,只好捂着脸说,好好好,我这就给你拿酒去。

说完转身回到厨房,对儿子说:“舀面汤,用大盆!”说完和儿子一人端了一大盆滚烫的面汤,朝着那几个小混混直接泼了过去,泼完再去锅里舀……

顿时几个人一顿吱哇乱叫,都捂着脸和头,滚在地上乱做一团。当时天气还热,几个人穿都得单薄,这滚烫的面汤泼在身上,真不是一般的疼。其中有稍微轻点的,也顾不上找老张的麻烦,赶忙跑到街上,找了个公用电话,打了120。

泼完面汤,老张喊上老婆儿子,带上老婆收拾的一小包东西,跑到街上,拦了个出租车,不敢直接去火车站,坐着出租车跑到相邻的另一个县城,买了最近的火车票,连夜回了家。

那时通信不发达,也可能是那几个混混自知理亐不敢报警,老张回家后也没有人来找,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可是一个好好的饭馆,就这么白白扔了。

从那以后,老张再也没有去过省城开饭馆。几年后儿子结婚有了孩子,老张就在家里看孩子,儿子和儿媳继续出去开饭馆。

现在治安好了,不会再出现那个时候受人欺负的现象,而那个时候出外谋生的农村人,大多都有一本辛酸的血泪史。#我们都是乡村振兴者# #农村人去打工#